说起古代男人的“行头”,玉佩、腰带大家都很熟悉。但有件小物件,一路火了几千年,尤其在清朝更是成了标配,它就是——扳指。可以说,清朝是扳指最风光的时候,连皇帝都是它的忠实粉丝!
有幅名画叫《乾隆大阅图》,现在还在北京故宫。画中的乾隆顶盔掼甲,弓箭在身,一脸严肃地检阅军队。你仔细看会发现,他右手的大拇指上,稳稳地戴着一枚白玉扳指,特别显眼。
这扳指啊,古时候叫“韘”。考古发现最早是用玉做的,在商代的妇好墓里就出土过。这东西的模样在不同朝代有变化。最开始在商代,上面有挂弓弦的槽和孔,实实在在就是射箭用的工具。后来变得更漂亮,有的边缘还带尖钩,加了纹饰,样子有点像宽戒指。
再往后呢?仗的打法变了,射箭打猎也少了。玉这东西本身的意义也越发重要,结果这扳指就慢慢从实用工具,“转型”成了主要用来显摆和好看的装饰品。
到了清朝,扳指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清朝初年还注重实用,扳指有皮的有角的,大小厚薄也看人手型。可等满人入主中原,贵族子弟们渐渐不练武了。扳指从战场装备,摇身一变成了时尚尖货。为了显身份、拼家底,做扳指的材料也越来越豪华: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这些又贵重又光溜的宝贝都上了手。
乾隆皇帝爱扳指那是出了名的,光为玉扳指他就写了快五十首诗!诗中“殊珍”这样的词儿都用来形容玉扳指的美了。乾隆为什么这么爱它?他觉得扳指不简单啊:既是提醒着他们满人祖先骑马射箭的本事(“满洲家法”),也连着儒家君子讲究的“射礼”文化。
玉本身就又美又有“君子如玉”的好名声。所以用美玉做扳指,在乾隆看来简直是完美组合:既融合了满族传统和汉族文化的精髓,又集合了武功与文德,拿在手里玩赏是乐趣,戴在手上又能时刻提醒自己要修身养性。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古代男性的配饰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