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明代人的衣饰色彩,美得不像话!

说到古代华服之美,明代绝对是绕不开的高光时刻!它巧妙融合了前朝的精华,又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那份独特的韵味,不仅风靡一时,更是深深影响了后世和邻邦的审美。可惜清朝的“剃发易服”太狠了,好多明代衣服都没能传下来。好在孔府地位特殊,偷偷保留了一批珍贵的“家当”,如今分别在山东和曲阜的博物馆里安了家。这些衣服啊,可都是研究古代服饰最最直接的宝贝,它们的美,是真真切切能看到的。


当时染织业相当红火,浸染、套染、媒染这些技术不断精进,染料的种类也多起来。《天工开物》里就提到,光是衣服颜色就有50多种!名字听起来都挺美,但具体啥样?只靠文字,咱们现代人很难想象了。更糟的是,很多现存明代衣物颜色都褪变了。好在孔府珍藏不同!那是他们家族代代精心呵护下来的宝贝,颜色还能保持得相当鲜活,让我们能一睹当年的“色谱密码”。


1751523240887


要说主打色,红色绝对是明代的宠儿!“赤”这个字古得很,画的就是人被篝火映红的样子。古人特别推崇红色,宋人就引经据典说它是纯粹的“正阳之色”。每个朝代偏爱不同,明朝开国时,礼部翻账本似的盘点历史(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尚黄/旗帜赤、宋尚赤),最后拍板:“皇上,咱学周朝、汉朝、唐宋,穿红的合适!”皇帝点头答应。所以,明代崇尚红色一点不假。而且红色系成员众多:朱、绛、红…光是“红”,也能细分成大红、纯红、真红等等。官场上,红色的身影随处可见。


最庄重大气的莫过于红色的朝服了!这是官员们议政和出席大典的“工装”。《大明会典》明明白白写着是赤色。山东博物馆那套最完整的衍圣公朝服,就是铁证。想想那场面:每逢盛大节日,文武百官一片鲜红列队,远远望去,宛如云霞铺展,那份壮观,光想都觉得震撼。


至于官员日常穿的“公服”,颜色就得看品级高低了:一至四品的官员穿绯袍(一种高规格的红),五至七品穿青袍(深蓝或接近深绿),八、九品就穿绿袍。孔府的衍圣公是正二品大员,他家留存的公服,自然就是稳重的绯红色啦。


孔府藏衣里还有一种名字特好听的颜色——月白。听着像是皎洁的月光白?其实孔府老账本里记着一件叫“月白色比甲”(女士马甲)的衣服,用现代眼光看,它其实是蓝色调的。明代女子似乎挺爱这种颜色,《三刻拍案惊奇》《金瓶梅》里都有姑娘们穿月白裙衫的描写。


白色在古代初期常被视为忌讳,但到了明代中后期,情况就变了。人们欣赏那种纯净如“冰启时”的白,年轻人也开始穿它扮靓。冯梦龙在《醒世恒言》里描写的阔少爷张荩,出门就穿着银红外套,内搭白袄、白袜配大红鞋,很是精神。还有一种叫做“素色”的自然白,没经过过度漂染,感觉特别干净柔和,配什么都好看。孔府就藏着一件男式白色素纱褡护(一种背心式外套),配上同色调的白绢护领,整体效果格外清爽干净。这种褡护常穿在外面,素色就特别好搭配里面的衣物。


更让人佩服的是明代人在配色上的巧思:

一件蓝底带暗花、绣着牡丹和杂宝纹的女袄,护领和袖口用了素净的白布,有趣的是,腋下的系带却冷不丁地用了大红色!红配蓝,对比强烈又好看,是明代女子常见的流行色。


一件大红色妆花纱的长衫,上面云肩里的飞鱼纹样偏偏用蓝色做主体,再用白色、金色点缀,自然垂下的系带又是白色。这种搭配既鲜明又不杂乱。


暗绿底的纱短衫,云肩处用了亮眼的金色织金纱,深沉与闪耀碰撞得很和谐。


还有白底纱裙镶一条银边,蓝底女袄配金边…细节处的配色处理,那精妙之处,实在令人赞叹。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明代人的衣饰色彩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