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穿戴规矩,跟唐朝汉朝有点像。那会儿好多民族杂居交融,这特点啊,从大家穿的衣服上就能直接看出来。
元代普通人常穿一种叫“质孙服”的袍子。它比一般的袍子短一些,做得比较贴身,腰那里打了很多褶子。这种设计挺实用,上马下马利索方便。女人们喜欢把头发盘成发髻,插点簪子珠花什么的,耳朵上挂着耳环。她们上身穿紧身短袖的小袄,下身穿能拖到地上的长裙子。最特别的是,腰左边还垂着一条长带子,带子头上还系着个结。
袍子是那会儿的主流打扮。当官的男人们上班穿的工作服,样式基本学汉人:料子多用丝绸罗缎,袖子很宽大,领子圆圆的盘在脖子上,衣服系带子在右边。想分辨谁的官大官小?看看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就知道啦。头上呢,统一戴一种叫“幞头”的纱帽子,硬挺挺的,两边还带两个展出去的“脚”。
蒙古族的男人们发型很独特。大部分会把头顶剃光光,只留额头上或两边鬓角一点点头发当装饰。这点头发嘛,有时会修理得像个桃子形状,或者干脆垂在耳朵边上飘着,也有的把两鬓的头发精心修剪成特定样子,让它长长地耷拉到肩膀上。
贵族太太们则很有派头,总顶着一顶又高又长的帽子,叫“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又宽又大,长得拖地,走起路来都费劲,得让侍女在身后专门帮着提衣角。这种宽宽大大的袍子,叫“团衫”或者“大衣”,而且她们好像特别偏爱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