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汉服爱好者必知的行话指南,轻松融入圈子!

对于初涉汉服领域的人来说,或许会感到一头雾水。大家可能都会听过一些术语,如“同袍”,那么这些称呼的由来是什么?汉元素与汉式时装又有何异同?为何汉服的发货时间相较于时装要长得多?每一个独特的社群都有其独特的“行话”,而汉服文化亦是如此。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那些常用的汉服“行话”吧。


未命名2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汉服行话的含义。汉服行话,特指在汉服界内广泛使用的,由汉服界自己创造、使用并仅限于该社群内的词汇、用语或符号。


1、山正

在汉服圈中,有一个词叫作“山正”。这里的“山”指的是山寨产品,而“正”则代表正版。山寨汉服往往会仿照正版汉服的设计,侵犯了正版商家的设计版权,是对正版商家劳动的不尊重。这类产品通常价格低廉,但穿着体验与正版相比逊色很多。因此,在汉服文化圈中,对山寨产品持有强烈的抵制态度。


2、白菜价

这指的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推出的低价汉服,其性价比很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尽管很多人认为汉服是昂贵的奢侈品,但实际上,也有许多价格亲民的“白菜价”汉服可供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压缩成本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因此,在选择时,我们需要仔细辨别“好白菜”和“烂白菜”。


3、同袍

至于“同袍”这个词,其出处可以追溯到《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汉服复兴运动的初期,前辈们常用这句话来表示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自此,“同袍”一词便被沿用下来,用来称呼那些一起穿着汉服的小伙伴们。在路上遇到同样穿着汉服的人,我们也可以互相称呼为“同袍”,有时甚至会亲切地称对方为“袍子”。


4、时泪

这一词汇是“时代的眼泪”缩写,为侮辱性用语。有些人却别有用心地将它用于贬低早期网友制作的汉服,他们借口这些汉服没有文物参照,就轻易打上“时代的泪水”的标签,并以此为理由排除它们作为真正汉服的资格。他们甚至采用粗鲁的手段在网上公开指责和谩骂,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诋毁和贬低汉服复兴运动,从而抬高自己的地位并从中获利。


5、簪娘

“簪娘”一词,是对那些热爱手工制作簪子的姑娘们的亲切称呼。她们凭借自己的巧手和匠心,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精美簪子。这些簪子不仅彰显了她们独特的审美和品味,也体现了她们对手工艺的热情和执着。有些簪娘甚至将自己的作品用于售卖,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她们的才华和创意。


6、工期

“工期”一词在汉服圈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从商品下单到商家发货的时间段,也就是交货工期。同时,它还包括商家制作汉服的时间段,即制作工期。这两个时间段的长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商家的生产能力、订单量等。因此,在购买汉服时,了解商家的工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错过重要的活动或场合。


7、来料

来料制作是汉服制作中的一种方式。它指的是裁缝接受顾客寄来的面料及特定的委托,按照顾客的要求制作汉服。这种制作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顾客的自主性非常高。从汉服的形制、面料质地、配色到量度尺寸等各个环节,都由顾客自己负责。这样不仅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还能避免与他人撞衫的尴尬。


8、放量

在汉服制作和购买过程中,“放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以自身尺寸为依据,对腰围、袖长等重点部位的数据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增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汉服穿着舒适且符合身形。比如腰围的放量为2倍,不能低于1.5倍。通过合理的放量调整,无论是自制、定制、团购还是购买成衣,都能选到合适自己的汉服。


9、形制

这是服装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服装的整体构造和外观形状。在汉服中,形制体现在裁片结构上,它是服装的骨架,设计师在此基础上运用图案、纹样、颜色等元素进行创作。不同的形制结合不同的面料质地,可以打造出风格各异的汉服款式。


10、汉元素

融合了汉服元素与现代服装制作技术的时尚服饰。虽然它借鉴了汉服的部分元素,但由于其核心是西式服装的裁剪理念和方法,因此并不属于汉服范畴。这类服饰通常作为日常穿着,展现了现代时尚与传统文化的美妙结合。


11、汉式时装

一种为适应现代生活而设计的汉服。它在保持汉服传统制衣理念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穿衣习惯或制作工艺进行微调。例如,缩短裙长、调整袖长等,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穿着需求。


12、古装

虽然在字面上意味着古代的服装,但在现代语境中,它通常指的是古装戏中的服装,包括古典舞服饰、武术表演服饰、影视剧服饰等。这些服装虽然以古代汉服为设计基础,但更多的是为了剧情需要而设计的道具,因此并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服饰。


13、影楼风

指的是专为商业摄影机构设计的道具服装。这些服装与影视剧中的装扮颇为相似,其设计理念更偏向于艺术夸张和摄影效果,而非实用性和日常穿着的舒适度。有些设计甚至可能难以真正穿在身上。它们的灵感多来源于古代汉服,纯粹作为拍照的道具而存在。


14、复原款

在保留历代汉服共性的基础上,深入参考古代典籍和文献资料,对壁画、古画、陶俑、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进行细致的复原尝试。从形制、面料、纹样、颜色到款式和缝纫工艺,都力求与参照物保持一致。为了与其他类型的汉服进行区分,这类经过精心复原的汉服被赋予了“复原款”这一称谓。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汉服的行话术语的介绍。我们也期待有一天,这些专业术语不再局限于小众圈层,而是成为大众间日常沟通的一部分,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汉服文化的魅力,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小众身份的象征。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汉服爱好者必知的行话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