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朝
秦汉大一统的局面使得服装风格渐趋一致。秦朝,作为中国首个地域辽阔、民族繁多的封建统一国家意义非凡。秦王嬴政登基称帝后,马上开展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像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衣冠服饰制度的统一也在其中。然而,秦始皇在位时间较短,其服饰制度刚刚起步,尚不完备,仅在服装颜色方面实现了统一。秦始皇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他认为秦取代周是水克火的结果。因为周朝“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便是水德,所以崇尚黑色。于是,在秦朝,黑色成为尊贵之色,衣饰也多以黑色为流行之色。从出土的文物中能够看到秦代的铠甲战服。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穿铠甲,应是秦兵俑里常见的类型,属于普通战士的装备。这类铠甲具备这样的特点:胸部的甲片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为下片压上片,这样有助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观察,所有的甲片都从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方式和腹部相同。肩部、腹部以及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钉有甲钉,甲钉的数量有的是二枚,有的是三枚或者四枚,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大多是圆形。
二、汉朝
汉代规定皇帝的冕冠为十二旒(也就是十二排),且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色为主色调。在冕冠两侧各有一个孔洞,用来穿插玉笄,进而与发髻系结,并且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下巴处打结。在丝带两耳处,还各自垂下一颗珠玉,被称为“允耳”。这并不插入耳内,只是挂在耳旁,目的是提醒戴冠之人不要轻信谗言。后世“允耳不闻”这一说法就是源于此。按照规定,凡是佩戴冕冠的人都要穿着冕服。冕服包含玄色的上衣、朱红色的下裳,上下都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这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起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等朝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前后长达两千多年。
三、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男子大多穿着大袖飘飘的衫子。到了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依然受到各个阶层男子的喜爱,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帝王头戴白纱帽,外面穿着白色宽袖且类似大袖衫的狐皮大衣,毛朝外,手中还拿着如意,这也是南朝时期喜好的一种习俗。
四、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宽广,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彰显出唐朝政权的稳固与强大。在服装服饰方面也迎来了空前昌盛的时期。当时,无论是士庶还是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从皇帝到杂役都能穿着,这成为当时的常服。
五、宋朝时期
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的穿戴展示图以及通天冠、黑舄图。这种服饰的地位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朝服,与群臣百官的朝服相当。通天冠又被称为卷云冠,冠上有二十四道卷梁,高度为一尺,卷梁宽一尺,佩戴时用玉犀簪引导。所穿的纱袍为绛色,衬里是红色,领、袖、襟、裾都镶有黑边。
下身穿着绛色的纱裙和蔽膝。脖子上垂着一个白罗方心曲领,腰部束着金玉大带,脚穿白袜黑舄,另外还挂着佩绶。皇太子在大典礼时也穿着这种服装,只是冠饰有十八梁(名为“远游冠”),与皇帝的着装稍有差异。
六、元朝时期
元代贵族的便服是,戴着外白内黑的皮冠(貂皮暖帽),穿着浅米色的毛绒衫,额头前的头发微微露出,垂到帽下末端后向左右分开披散。冠下耳后垂鬟(由两辫做成的鬟)。按照《舆服志》记载:“如果穿着白粉皮的服饰,那么就戴白金答子暖帽;如果穿着银鼠皮的服饰,就戴银鼠暖帽”。
七、明朝时期
戴着乌纱折上巾、穿着盘领、窄袖、绣有龙纹的袍服的皇帝形象(见于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着常服时所戴,其样式和乌纱帽大致相同,只是左右两角折上去并竖于纱帽之后。盘领、窄袖、绣龙袍为皇帝的常服。这种常服又称翼善冠,用途较为广泛。明代皇帝的常服以黄色绫罗制成,上面绣有龙、翟纹以及十二章纹,全身布满龙的图案。从服装样式来看,是斜领袍的形式,这也是皇帝的便服。龙的图案从上古发展到明代经历了无数次演变。总体来说,先秦时期的龙纹形象较为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完备,但没有鳞甲,常绘制为行走的样子,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明朝皇帝并非如电影中那样总是身着明黄色龙袍(清朝龙袍颜色较单一多为明黄色),明朝的龙袍有白色、黑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这是以五行代表色为依据的,汉代以后黄色相对更为尊贵,所以在大典时期多是明黄色龙袍。这些颜色的龙袍都是正式的龙袍,在普通上朝时都可以穿着,主要取决于皇帝的心情。
明朝人非常喜爱红色,这可能与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的义军被称为“红巾军”,明朝的军服也多以红色为主。另外,明代开始流行的“釉里红”瓷器制作工艺也体现对红色的喜爱。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历代皇帝的龙袍多为黄色,唯独明朝有大红色的龙袍,这也足以表明明朝对红色的钟爱。不过,红色龙袍只是明代皇帝礼服的一种。明代的皇帝礼服主要有三种,在最隆重的典礼上使用的是皇冠冕,也就是从周代延续到明代的十二纹章冕礼服,冕冠前后各有珍珠12串,上衣为黑色并绣有传统的十二纹章,下裙是黄色且裙前织锦垂于两腿之间;次一级的典礼服装,明代皇帝穿的是全红色龙袍;再次一级的是黄色龙袍;而平时的常服则为青色或黑色龙袍。
为了宣扬自身政权的合理性,表明是顺应天意,各个朝代通常都会依据五行相生原理来命名国号等制度。元朝被视为金命,火能克金,明朝取代元朝,所以明朝被认为是火命。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历朝皇帝服饰的演变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