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汉朝服饰的独特风格,端庄稳重下的多样款式与色彩搭配

汉代服饰在中国服装发展进程里占据着超乎寻常的重要位置。在那个时期,服饰文化达到了一座高峰,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这套制度犹如基石,为后世诸多朝代的服饰制度构建提供了依据与模范参考。汉代服饰在款式方面独具特色,配饰也极为精细讲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汉服以及汉代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当下我国服装发展有着诸多可借鉴之处。当下社会兴起“汉服热”,这正是汉代服饰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创新体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与变革,怎样更好地推动汉代服饰发展,传承汉代文化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服装是人们“衣食住行”基本需求中的一环,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服装所承载的更多是传达穿着者的社会地位、心理状况、审美诉求以及个性追求等多方面内涵,它也成为了反映一个时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到汉代时达到了一个高峰,同时拥有较为完整的服饰制度。彼时,汉代的织染、刺绣等工艺发展迅速,这一发展促使服装装饰发生了许多变化。


17361407577304_副本


西汉初期大体上沿袭了秦朝的服饰制度,到了东汉时期则开始搭配丝织的装饰物。汉代服饰整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外衣的领口较大,穿着时能够显露出里面中衣的领型;里层使用白色面料,袖口较为宽大,而且有衫是无袖的款式。汉代服装的配饰非常精巧细致,例如腰带所用的带钩是用金子制成各种各样的兽形,像螳螂形或者琵琶形等等。其造型生动鲜活,充满趣味,在整个衣裳中属于非常醒目的装饰部分。汉代的带钩不管是从形状、颜色,还是从工艺水平上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设计制作得十分精美,受到男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佩戴带钩的人众多。汉代的男子佩戴刀具,这也是一种展现自身仪态的方式。


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当属深衣。深衣是一种直筒式的长衫,它将上衣和下裳连接在一起并包裹住身体,虽然是分开裁剪的,不过上下要缝合起来。简单来说,就是上衣与下裳相连,用不同颜色的布料作为边缘部分,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让身体的大部分隐藏起来。


按照衣襟的样式对衣服款式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曲裾深衣”,这种深衣的开襟是从领口弯曲着延伸至腋下;另一种是“直裾深衣”,其开襟是直接从领口垂直向下的。有一件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时期的直裾素纱禅衣,这件禅衣仅仅重49克,就像“薄如蝉翼”一样,由此可见西汉初期织造工艺的高超水准。不过直裾衣不能被当作正式的礼服使用。这种款式的衣服又长又宽,不管是官员还是平民的服装基本上没有差别,但是在原料和颜色方面,却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等级的不同。


除了长衣之外,汉代也会穿短衣,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襦。襦的长度一般到腰部,穿襦的时候会搭配裙子。在汉朝,劳动中的女子通常是上面穿着短襦,下面穿着长裙,膝盖上方装饰着长长的腰带;而劳动中的男子日常穿着是上半身穿上襦,下身穿犊鼻裤,并且在衣服外面披罩着布裙,这种穿着打扮不管是在奴仆、农夫、商人还是士人之间都没有差别。大约到了东汉以后,人们开始在襦上刺绣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古诗文中提到的“绣腰襦”“罗绣襦”指的就是这种服装。


此外,汉代服装还有一种常见的款式为半袖。也就是说短袖的外衣被叫做“半袖”,穿着的时候在外面套着半袖,里面穿着长袖。半袖的袖口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袖口宽大且平直,没有装饰;另一种是在袖口边缘绣上装饰图案,并且加上折裥。汉代朝服的服色有着明确的规定,一年四季按照五个时令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即春季穿着青色衣服;夏季穿着红色衣服;季夏穿着黄色衣服;秋季穿着白色衣服;冬季穿着黑色衣服。而汉代民间服饰的色彩则没有特定的规律。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织绣工艺实物来看,在一百多件织品当中,能够识别出来的色彩就有一二十种之多,例如朱红、深红、紫、墨绿、棕、青、黄、褐、灰、黑等颜色。


汉代人喜爱色彩鲜艳的衣物。在洛阳发现的几座汉墓壁画中的人物服饰以及汉墓出土的一些陶俑服饰,总体上女子的服色比男子的服色更加丰富和鲜艳。尽管历经漫长的岁月,但是其原本的亮色仍然隐约可见。在汉代这长达四百年的统治期间,曾分别崇尚水德、土德、火德,根据尊崇的不同德行,衣服颜色也分别以黑色、黄色、红色为尊贵之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民族文化的融入,汉朝人在服装上展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度,开始注重色彩搭配的鲜明性,从而彰显出审美与生活情趣。我们研究汉服,不仅仅要重视它在历史上奠基性的重要地位,还要剖析它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与影响。


近期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汉服热”。当然,现在所说的汉服和传统意义上真正的汉代服装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现代汉服的面料、色彩、款式等都经过了改良处理,更加契合现代人的着装特点以及审美观念。


“汉服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下许多影楼在摄影造型时都会提供汉代服饰造型设计服务,而且很多新人举办婚礼时也选择汉服作为礼服。一些机构早就把汉服元素融入到各种活动和婚庆策划当中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汉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穿着汉服来体验中国的中秋文化,举办中式婚礼时不仅穿着汉代服装,还会模仿汉代的礼仪,这对汉文化的推广是非常有好处的,也足以看出汉服的魅力以及汉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影视作品里,表现汉代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众多,其中的服装服饰也是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这些服装是以汉代的服饰制度和汉服的基本特征为依据,进行重新设计和裁剪的。比如在面料的选择上,会在纯棉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丝绸或者纱质的面料,以此来体现轻盈飘逸的感觉。服装的款式基本上也会做一些细微的改变,诸如让衣袖变得更加宽大,加长衣身并形成拖尾等。当然了,某些影视作品中的服装用色并没有严格遵循汉代的服饰等级制度,而是更加注重画面色彩的整体统一,以表现视觉上的美感。所以,现在有很多研究服饰的专家开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契合点,目的是让影视服装设计既尊重历史又能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汉服在前沿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创意设计方面。在近几年的形象设计创意大赛以及服装大赛当中,很多设计者以汉代服装作为原型进行再创作,创意十足。也就是在保留汉服最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完全突破汉服原有的规范设计框架,进行重新演绎。


汉服作为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它还为很多国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标准,当今东亚许多民族的服装,像韩国的韩服和日本的和服都是从汉服发展演化而来的。所以,我们要更好地研究汉代服装,传承和发展汉代服装的特点与优势,把汉服的精华推广到世界各地,将汉代文化传承下去。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汉朝服饰独特风格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