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瑞兽麒麟——古代纹饰的尊贵象征

在古代神话的织锦中,麒麟以其独特的身姿,龙头、鹿角、牛蹄、狮尾,跃然成为吉祥与祥瑞的化身,广泛镶嵌于各类工艺品与服饰的华彩之间。尤其是在明代,这一瑞兽的形象被赋予了更深的政治与身份象征意义,公侯将相乃至驸马伯爵的补服上,麒麟纹赫然在列,与白泽并肩,彰显着无上的荣耀与尊贵。


据《明史舆服志》详尽记载,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朝廷颁下旨意,赐予群臣各式精美织物,其中服色规制严格,四品、五品官员得以穿戴绣有麒麟图案的官服,六、七品则以虎、彪为饰,而翰林科道官员则不受品级限制,均享有此等殊荣。这一制度不仅体现了明代服饰文化的繁荣,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1723018351359


《大明会典》第一百一十卷中,还记载了一段佳话:宪宗皇帝于成化元年亲临太学,三日之后,特赐衍圣公一套大红织金麒麟纻丝衣,配以犀带与纱帽,其奢华与尊贵,可见一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正德年间,赐服之风逐渐泛滥,据《武宗实录》所载,正德三年时,尚衣监已面临库存告急,不得不请求皇帝准许江南及浙江、苏州、松江等地按旧例继续织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赐服需求。


赐服的泛滥,无疑对当时的服饰风尚产生了深远影响。未获赐服的官员乃至民间百姓,纷纷效仿,僭越服饰规制的现象屡见不鲜。沈德符在其《万历野获编》中便生动描绘了这一现象:京城中稍有家资的内臣,竟敢身着类似蟒纹、斗牛纹的服饰,名为“草兽”,实则金碧辉煌,招摇过市而无人敢过问。就连王府中的承奉,即便未得皇帝亲赐飞鱼服,也擅自穿戴蟒袍玉带,与朝廷重臣往来宴会,视之为平常。至于女眷们,更是珠翠满头,身着绣有麒麟、白泽、飞鱼等图案的华服,竞相斗艳。


而在文学作品中,麒麟纹也时常作为角色身份与婚礼喜庆的象征出现。如《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六回,便细腻描绘了狄希陈与童寄姐的大婚之日,新郎官公服乘马,新娘则身着绣有麒麟图案的大红纻丝袍,银带闪耀,锦袱华美,整个场景洋溢着吉祥与喜庆的氛围,麒麟纹在此刻成为了幸福与尊贵的完美注脚。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麒麟纹饰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