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画卷中,西夏王朝曾留下独特印记。这个由党项羌人建立的王国,虽已湮没于蒙古铁骑之下,却能在敦煌的壁画与洞窟中,窥见当年人们的衣着风采。
想象一下一千年前的西北边陲。西夏的王与后,其装扮就充满了融合的趣味。走进莫高窟109窟,那位西夏王仿佛穿越时空:他头戴精致的白鹿皮帽,身着低调的黑色圆领束身袍,上面绣着象征权力的团龙图案。一条白色皮带紧束腰间,上面悬挂着象征身份的佩饰“鞢七事”,脚蹬实用的白毡靴,手持香炉,气度威严。身边撑伞的侍从们则清一色戴着醒目的白色扇形帽,穿着绿色镶黑小花点的及膝外衣,同样束皮带,搭配白色阔腿裤和毡靴。

而在他身旁的王妃,则展现着别样的华美:蓬松的鬓发上,是一顶亮眼的桃心状黄金凤冠,上面插满花钗;耳垂上摇曳着镶嵌珠宝的大耳环。她身披一件样式宽松、领口有着优雅弧线并大幅外翻的红色连衣长裙,袖口窄而收束。有趣的是,这种华美的裙装,并非西夏本族,而是直接借鉴了当时回鹘女子的时尚风情。这也揭示了西夏与西边的回鹘王国在军事、文化和商贸上的紧密联系。
在政治与文化上,西夏与中原王朝和辽国纠缠不休。当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后,他身着的是模仿中原皇帝的汉式华服,显露其与中原皇帝平起平坐的雄心;而他的皇后则选择了回鹘风格的装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另一些石窟,如莫高窟148窟和榆林窟29窟,我们能看到西夏高级官员和女眷的形象:男官们头戴各式小毡帽或扇形冠,身着有散落花纹的长袍,腰间束着带子;女眷们则大多顶着华丽的金冠或尖圆冠,云鬓高耸,戴着耳坠,身穿翻领长袍,袍下是百褶裙,裙边缀满流苏,脚穿翘尖鞋。
普通官员的装束也颇为讲究。榆林窟2窟里的一位西夏武官,头戴毡帽,穿着交领长袍,腰间有“腰袱”(类似护腰),长长的衣带垂下,外束装饰着圆片配饰的皮带,脚蹬乌皮靴。他身旁的贵妇则发型高耸,簪花步摇,耳坠轻晃,颈挂念珠,里面是素色衬衣,外面穿高开衩窄袖长衫,搭配百褶裙和绶带,脚登翘尖靴。这种款式风格,在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木板画侍从群像中也得到印证。
至于为生活奔波的西夏普通百姓,男人们日常多穿短上衣和窄口长裤,有的会打上绑腿,脚踩草鞋;女人们则多穿裙衫。在榆林窟第3窟描绘犁地、舂米、打铁、酿酒等劳动场景的壁画里,我们就能直观地看到这些朴实的日常装扮。
这些栩栩如生的图像,虽无完整的服饰实物出土,却如同定格的时光片段,为我们拼凑起党项羌人独特的衣冠风貌,展现了那个融合与变通并存的时代。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西夏服饰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