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古代的“颜色说明书”,古人如何用草木调出万千色彩?

在明朝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里,其中的“彰施篇”确切地记录了当时染料的生产情况以及染色工艺技术,堪称是对那一时期相关技术的如实反映与科学归纳。


就各种颜色所用质料而言,比如大红色,其原料为红花饼。制作时,将红花饼用乌梅水煎制,之后再用碱水多次澄清。碱水可用稻稿灰代替,作用相同。经过多次澄清后,颜色就会十分鲜艳。有些染房为了节省成本,会先染芦木打底色。要注意红花最忌与沉香、麝香等混用。如果丐袍服和有香味的衣物放在一起,过上十天半个月,衣服的颜色就会被损坏。红花染过的帛布,要是想让它颜色变淡些,只需把帛布浸湿,然后滴上数十滴碱水或者稻灰水,红色的部分就会稍稍褪色,能恢复到原来的质地。收集用来褪色的水,将其藏在绿豆粉里,再取出用来染色,不会损耗一点颜色。染工们都把这当作秘诀,不会轻易告知他人。


1740641217155


像莲红、桃红色、银红色、水红色等,这些颜色也都是用红花饼制成,根据浅深的不同来调整用量。不过这几种颜色,不能用黄茧丝来染,必须用白丝才能染出效果。


木红色则是用苏木煎水,再加入明矾、桔子等制成;紫色以苏木为底,再用青矾加以处理。


赭黄色的制法详情未提及,鹅黄色是用黄檗煎水染,然后再用靛水覆盖;金黄色是用芦木煎水染,之后再用麻稿灰淋,最后用碱水漂洗;茶褐色是用莲子壳煎水染,再用青矾水覆盖;大红宫绿色是用槐花煎水染,再以蓝淀覆盖,深浅会根据明矾的用量调整。


豆绿色先用黄檗水染,再用靛水覆盖,现在有用小叶苋蓝煎水覆盖的,叫草豆绿,颜色很鲜艳;油绿色用梅花染薄一些,再用青矾覆盖;天青色是先染入靛缸浅染,再用苏木水覆盖;葡萄青色先在靛缸深染,再用苏木水深度覆盖。


蛋青色是先用黄檗水染,然后进入靛缸;翠蓝、天蓝都是靛水分深浅得来的。玄色是先用靛水染深青,再用等量的芦木、杨梅皮煎水覆盖,还有一种方法,把蓝芽叶用水浸,然后加入青矾、桔子一同浸泡,这样染出来容易朽坏。


月白、草白这两种颜色都是靛水微微染,现在的做法是用苋蓝煎的水,半生半熟来染。象牙白色是芦木煎水薄染,或者用黄蘧染;藕揭色是苏木水薄染,再加入莲子壳、青矾水薄覆盖。


这里还有染包头色的记载,这种黑色不是用蓝靛染的,而是用栗壳或者莲子壳煎煮后稍微过滤一下,再放到锅内,加入铁砂、皂矾再煮一晚上就成了深黑色。


染毛青布色的方法和历史也值得一提。布青的染色传统很久远,芜湖在这方面很出名,千百年都流行这种青布。过去因为布经过浆洗有青光,边疆外国都很看重。但时间久了人们就会厌倦。毛青布是近代才有的,做法是取松江的好布染成深青色,然后不进行浆洗碾压,吹干后,用胶水掺着豆浆水染一次就好。先准备好好的标缸靛蓝,先浅染一下就取出,染出的红焰色非常独特,这种布一度很受重视。


蓝淀方面,蓝草总共有五种都能做淀。茶蓝就是菘蓝,可以插根活体繁殖;蓼蓝、马蓝、吴蓝等都是播种繁殖。最近又有蓼蓝小叶的品种,俗称苋蓝,这种种植效果更好。种茶蓝的话,冬天收获,把叶片削下,放入窖中制作淀。把蓝草的身子去掉上下部分,靠近根部留几寸,薰干后埋在土里。春天把土翻得又肥又松,然后用锥锄每隔八寸左右的距离斜着插孔,把蓝草根部插进去,就会生根发芽。其他的蓝草都是收种子在畦圃中播种,暮春长出苗,六月采籽实,七月收割植株制作淀。


制作淀的时候,叶和茎多的部分放入窖中,少的放入桶或缸里,水浸七天,就会有汁水。每一石汁水加入五升石灰,搅拌冲打几十下,淀就结成了。等水性安定后,淀就沉到缸底。现在福建的蓝淀产量因为种茶蓝比较多而大增,比其他蓝草产量多数倍。山中的蓝淀用箬篓装好从船上运走。那种浮在水面、晒干后的靛叫靛花。靛入缸要用稻灰水先调和,每天不停地搅拌,最好的叫标缸。


红花饼制作方法是带着露水摘红花,捣烂后用水淘洗,用布袋绞去黄汁,再用酸粟或者米泔水多次清洗并绞去汁,然后用青蒿覆盖一夜,捏成薄饼阴干保存。技艺好的染工染出的是猩红色,这种猩红色在染纸吉礼时,一定还要用紫铆,不然就完全没有红色。


《彰施篇》里记载的染料有14种,染色种类有27种,并且对各种染料制作和染色过程都做了详细阐述,基本展现了明朝的染色技术。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古人如何用草木调出万千色彩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