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建立,在公元581年结束了自东汉以来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局面,标志着汉族为中心的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这是继秦汉之后,封建统一国家的再度崛起,也为中国的服饰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唐朝,作为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更是将汉服文化推向了巅峰。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的服饰,既继承了历代冠服制度,也为后世衣冠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唐朝的服饰还充分展现了其开放的思想和开拓的精神。无论是官服还是民服,男装还是女装,都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民族特性。
襦裙,作为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其特点是短襦搭配紧身长裙。裙腰高系,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被称为“画帛”,通常由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有美丽的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使用时披搭在肩上,盘绕于两臂之间。
在中晚唐时期,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女装样式逐渐趋向宽大。大袖衫裙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服饰,样式为大袖、对襟,配以长裙、披帛。这种宽大的袖口和裙摆,展现出唐代女子的优雅与华美。此外,中晚唐时期的贵族礼服更是华丽,不仅大袖宽大,而且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发上还簪配以金翠花钿,因此又被称为“钿钗礼衣”。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以纱罗作为女服的主要衣料,这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思想开放,也体现了唐代独特的审美观念。尤其是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大胆创新,展现了唐代女性追求自由、开放的精神风貌。
隋唐时期,圆领衫作为汉服的一种重要变体,开始在隋唐时期盛行,并逐渐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样式延续至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成为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幞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而在唐代,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除了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然而,圆领汉服的盛行并不意味着传统右衽交领汉服的消失。实际上,即便在隋唐时期,大襟右衽交领汉服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汉服在吴越地区以及普通百姓之间尤为流行。宋代和明代服饰也受到了这种传统汉服的影响。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汉服科普|隋唐时期的汉服有什么特点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