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帝王冕服凭何称尊?周代祭祀背后的十二章纹玄机

在遥远的周代,祭祀之礼庄严肃穆,是国家和民众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仪式。每当祭祀之典开启,帝王与百官皆身着华丽的冕服,那场面浩荡恢弘,仿佛能穿越时空,让人真切感受到当年的威严与神圣。


冕服,作为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时的专属礼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由冕冠、玄衣和纁裳等部分巧妙组合而成,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先人的智慧与寓意。

《周礼·春官·司服》中有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冕。”这短短一语,便道出了冕服在帝王祭祀天地这一至高仪式中的重要地位。


1744016108197


冕冠,堪称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祭祀典礼上所戴礼冠中的极品,正因如此,“冠冕堂皇”这个成语也应运而生,成为形容人威严庄重的经典词汇。追溯冕冠的历史,据说早在夏朝时期,这种礼冠就已崭露头角,当时被称作“收”。时光流转,到了周朝,这一礼冠正式定名为“冕冠”。


仔细端详冕冠,其构造独具匠心。冠的顶部覆盖着一块木板,名曰“延”。延的上下两面皆覆盖着细布,上面部分呈玄色,下面部分则为纁色。木板的形状通常为长形,宽度约为八寸,长度达一尺六寸。其前端略呈圆形,后部方正规整,恰似蕴含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整个冕板呈现出后高九寸五分、前高八寸五分的态势,仿佛微微前倾,带着一种灵动的韵律。


在冕冠的前后两端,垂挂着数条由五彩丝线精心编织而成的“藻”。这些“藻”上精心串联着数根玉珠,名为“疏”。其中,帝王的冕冠上镶嵌着十二颗玉珠,即“十二疏”,这不仅是身份尊贵的象征,更是对皇权至高无上的彰显。


依照当时的规定,凡是佩戴冕冠之人,必须身着与之相匹配的冕服。冕服主要由玄衣和纁裳构成。玄衣,也就是黑色的上衣,裳则为纁色的围裳。上衣上的纹样多以绘画的形式呈现,而下裳的纹样则采用刺绣工艺,二者各有千秋。


冕服上所绣的纹样因级别高低而有所区别,其中以十二章纹最为尊贵。这十二章,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它们通过五彩丝线精心绣制在冕服之上,每一章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隐喻着帝王贵族的高尚风操和品行。


大裘冕,作为帝王的吉服,有着独特的形制。其冕冠没有旒,裘身是用黑羊皮精心制作而成。在祭祀昊天、祭祀五帝这些极为庄重的仪式上,帝王便会身着大裘冕,接受万民的朝拜与敬仰,开启与神明的对话,祈求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百姓的幸福安康。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帝王冕服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