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墨染春秋,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的服装款式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艺术,堪称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首轮浪潮。那么,其变革具体体现在哪儿呢?主要在于裁法和种类方面。就拿袍来说,款式上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后领下凹,前领呈三角形交领。两袖斜向下向外收窄,袖筒最宽处位于腋下,袖口较小。这种款式的袍尺寸较小,实用性较强。


第二种类型:两袖较为平直,袖口较宽,袖筒较短。后领直立,前领为三角形交领。衣身较为宽松,作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种类型:长袖,袖下部呈弧形(袖下面的弧线依据《后汉书·舆服志》被称为“胡”,据说是仿照牛颈项下有垂胡的样子而设计的)。衣身宽松,尽显华贵气质。此款式一直延续到西汉都颇为流行。


这三种类型,均采用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


1739433117945


另外,袍类的裁法分为正裁和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划分为上衣与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 8 片,正身 2 片,宽度均为 32 厘米,双袖分别为 3 片,宽度为 42 厘米、43 厘米、45厘米。这 8 片拼接完成后,从下边进行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额外拼接一块长 37 厘米、宽 24厘米的长方形,方便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制作,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 44 厘米。下裳正裁共 5 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宽度各 45厘米,其余三片宽度各 41 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后另行拼接。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都采用斜裁,共 8 片,宽度依次为 23 厘米、26 厘米、17 厘米,袖缘、领缘也为斜裁。下裳共裁 8 片,每片宽度在 20厘米至 37 厘米不等。


此外,还有其他服装款式,例如禅衣、夹衣、单裙、绵绔等。


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夹衣:衣长到膝盖,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下裳相连。


单裙:下摆比裙腰稍宽,裙面用 8 片缝制而成,宽度分别是 27 厘米、27 厘米、27.5 厘米、26 厘米、27 厘米、24 厘米、27 厘米、26厘米,下摆线宽 12.5 厘米。


绵绔:由裤腰和裤腿两部分构成,裤腰 4 片,每只裤腿连上 2 片,每片宽度 30.5 厘米,长度 45 厘米。裤腿左右各 2 片,其中 1 片用整幅绢,宽50 厘米,长 61 厘米。

另 1 片用半幅绢,宽 25 厘米,长 59 厘米。裤腿上部一侧拼接一块长 12 厘米、宽 20厘米的长方形裤裆,一条宽边与裤腰连接,另一条边缝在裤腿上,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呈漏斗状。裤腿下部拼接一块长 32 厘米、宽 9厘米的条纹裤边,形成小裤口,裤腿各拼接处均镶嵌丝绦。面料采用绣绢,里层为深黄绢。裤腿上部与裤腰相连,但两裆不相连。后腰敞开形成开裆。裤腰宽度 0.5 厘米,裤长116 厘米。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并立,七国争雄,律令不同,衣冠各异。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诸侯国的地理条件和风俗习惯各异,各国对衣冠服饰的崇尚也存在较大差别。战争引发的动荡,以及各诸侯国间频繁的交往活动,促使各国服饰文化相互影响,并在生活中择优进行改革。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春秋战国服饰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