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圆领袍的起源与历史考证

圆领袍,又被称为“上领”、“团领”或“盘领”,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中的重要款式。自隋唐时期开始流行,并在宋明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关于圆领袍的起源,确切的时间已无从考证。不过,汉代壁画和人偶中出现的圆领服饰,显示它在当时主要作为内衣穿着。到了东汉以后,圆领袍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将其作为外衣穿着,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圆领袍的诞生。


1705299718371

有学者认为,最早的圆领袍出现在西魏壁画上,其结构形制已经相当完备。他们推测,胡人中的圆领服饰可能是受到秦国兵服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圆领袍从军用逐渐扩展到民用,历史悠久且变化复杂。


在唐代的历史文献《唐书-舆服志》中,详细记载了天子的日常服饰,其中包括赤黄色的袍衫、折上巾、九环带以及六合靴。经过隋唐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圆领袍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无论男女都可以穿着。男性的圆领袍通常为纯色,没有花纹装饰;而女性的圆领袍则色彩鲜艳,并常常配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在敦煌壁画中的回鹘画像《都督夫人礼佛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穿着圆领袍的形象,展现了这一服饰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圆领袍的方便和舒适性使其至今仍然流行。这种服饰的左右襟在胸前交叠掩合后,上提至颈部并用衣带或纽扣固定,形成圆形领口。这种闭合方式与前代汉服的“交领右衽”不同,更能严密地遮挡人体,增强了对风沙的抵御作用。


最初,圆领袍多为直袖或箭袖,作为常服穿着。到了宋明时期,它发展成为礼服,并受到官员的青睐。形制也变为大袖,并伴有朴子或各种纹样如麒麟等作为装饰。


除此之外,文人在宋明时期多穿着白色黑边的圆领襕衫。这款形制的特点是不开胯,并在下摆加一梁以示对祖制的尊重。


总的来说,圆领袍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历程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演变和服饰文化的传承。从隋唐的兴起,到宋明的广泛应用,再到官服代表,圆领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圆领袍的起源与历史考证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