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汉服历史脉络与艺术变迁——夏商周时代的服饰风貌

夏、商、周三个时代,不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阶段,也是服饰纺织技术起步与发展的黄金时期。从考古发掘的珍贵文物中,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服饰艺术。商代,织造技艺已相当成熟,绢、缣、纹绮等丝织品精美绝伦,同时,黄金首饰如金笄、金耳珰、金碧钏等熠熠生辉,玉制品更是巧夺天工。至西周,服饰材料更为高级,织锦与刺绣技艺的融入,使服饰更加华丽多姿。


周代,服饰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完整的服饰礼制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服饰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社会“礼”文化的载体,承载着阶级的差异与文化的传承。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服饰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王者风范

在夏商时期,冕服制度已初具雏形,到了周代则更趋完善,并深深融入“礼治”体系之中。国王在祭祀大典上,身着冕服,头戴冕冠,大裘冕作为最为隆重的礼服,彰显了王者的威严与尊贵。除了六冕之外,还有四弁服,分别对应不同的场合与身份。


1715326650588


王后仪态


周代王后的礼服同样丰富多彩,与国王的冕服相得益彰。王后的礼服分为六种规格,每种都配以独特的头饰,彰显女性的柔美与华贵。其中,袆衣、揄狄、阙狄等祭服,更是体现了王后对祖先与神灵的敬畏与虔诚。


贵族与庶民的日常


在商周时代,贵族与庶民的服饰虽有差异,但也有一些共通之处。男女皆穿的鞋子,如赤舄、黑舄等。此外,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虽为贵族常服,但平民亦视之为礼服,可见其影响力之广泛。


在色彩运用上,周代奴隶主阶级赋予了色彩以尊卑的含义。青、赤、黄、白、黑作为正色,象征着富贵与尊严,而绀、红、缥、紫、流黄等间色,则被视为卑贱之色,多用于便服、内衣等。


服饰特点与艺术表现


商周时代的服饰,在设计上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腰身与衣袖紧窄,长度适中,便于活动。上衣下裳的装束特点,在商代就已形成,并一直延续至后世。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上衣下裳相连,无男女之分,体现了服饰的包容性与多样性。同时,服饰上的各种纹饰与图案,如日、月、星辰、山、龙等,不仅具有装饰性,也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夏商周时代的服饰风貌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