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古代服饰代称,古代社会的等级与审美

古代的服饰,除了遮体保暖,也是身份、地位、性别与职业的鲜明标识。每一种独特的服饰,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独特代称。


1715842654111


黔首:这个词语源于战国,当时的平民常用黑色头巾裹头,因此被称为“黔首”。这一称呼,如同“民”与“庶民”一样,都是对平民百姓的称谓。


白丁:在古代,普通百姓多着白衣,因此“白丁”便成了平民的代名词。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及“白丁”,更将其引申为没有学识之人。


白袍:唐朝时期,未入仕的士子常着白袍,故“白袍”成了未得功名的士人的象征。


布衣:麻布制成的衣物,是古代平民的主要穿着。因此,“布衣”常常用来指代平民百姓。


袍泽:袍”与“泽”都是古代衣物的称呼。在《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象征着战士间的团结与友爱,因此“袍泽”后来成为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青衿:这是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因此也用来指代有学识的人。在明清科举时代,它更是特指秀才。


苍头:原本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汉代后逐渐沦为奴隶,为贵族服务。魏晋以后,则成为私家奴仆的代名词。


黄裳:黄色在古代象征着尊贵,穿黄裳意味着尊贵地位。因此,“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


缙绅:古代官宦常将笏板插在腰间的绅带上,故“缙绅”成为士大夫的代称。


簪缨:这是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代表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也常用来指代做官者。


青衫:在唐代,官职低的人常穿青黑色的衣服,因此“青衫”成了低官职者的代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司马青衫”更成为悲伤凄切的象征。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是豪门宾客的奢华象征。因此,“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


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或装饰物,后用来代指女性。尤其是用来称赞女性中的英雄豪杰。


青衣:古代地位低下者多穿青衣,因此也用来指代婢女等身份较低的人。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后来也用来指代妇女。在《红楼梦》中,“裙钗”被用来与“须眉”相对,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


纨绔:细绢制成的裤子,是古代富贵子弟的穿着。因此,“纨绔”常被用来形容富家子弟的奢侈生活。


赭衣:以赤土染成的赤褐色衣服,是古时囚犯的服装。因此,“赭衣”成了囚犯的代名词。


黄冠:原本指道士戴的箬帽,后来也借指道士的服饰。在隋唐之后,黄色为皇家所垄断,道士的服饰也发生了变化,但黄冠作为道士的标志沿用。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古代服饰代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职业分工,还能感受到古人对服饰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独特审美。


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古代服饰代称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