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乌纱帽——民间便帽如何成为官员专属标志

乌纱帽,这一历史悠久的帽子,在古代的官吏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曾是民间常见的便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了官员的专属标志。


追溯其起源,乌纱帽并非一开始就与官宦有关。它最初只是百姓们日常佩戴的一种简单帽子。然而,在东晋时期,乌纱帽开始与官员产生了联系。当时,皇帝下令宫廷中的官员佩戴这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便是乌纱帽作为官员服饰的开端。


1712554940427


到了隋朝,乌纱帽正式成为了官服的一部分。不仅朝廷中的官员,连地方的冗吏也开始佩戴这种帽子。据《通典》记载,隋文帝杨坚时期,乌纱帽已经成为官员们朝见时的必备服饰。


唐朝时期,乌纱帽的普及程度达到了顶峰。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书,规定天子和百官都要佩戴乌纱帽。此时的乌纱帽不仅作为官服,还成为了人们馈赠友人的礼物。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中便提到了乌纱帽作为礼物的情景。


进入宋朝,乌纱帽的样式发生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朝臣在议事时交头接耳,特意在乌纱帽的两边加上了翅,使得帽子变得更加醒目。这一改动不仅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也使得乌纱帽在外观上更具特色。


明朝洪武年间,乌纱帽正式被定为官员的标志性服饰。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明朝规定官员在常朝视事时必须佩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成为了官员身份的象征。


然而,随着清朝的入关,乌纱帽的辉煌历史画上了句号。清朝统治者废除了以前的冕服制度,官员们不再佩戴乌纱帽,而是换成了红缨帽。尽管如此,乌纱帽在中国人的语言文化中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今天,人们仍会用“戴了乌纱帽”来形容某人当官,用“摘掉乌纱帽”来形容某人被革职。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乌纱帽——民间便帽如何成为官员专属标志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