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优惠活动:
咨询热线:18583297529
描述

宋代元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大会”

自唐宋起,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旧有观念仍为朝廷所倡导,但社会的风气已悄然改变。那些旧有的束缚逐渐松动,新的相亲形式如“非诚勿扰”及“万人相亲会”应运而生。


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记载:“男子备酒礼赴女家,或于园圃、湖舫内相见,称之相亲。男置四杯,女添两杯,寓意男强女弱。”描述的是男子带着礼物,在女方家中或户外场所与女方相见,通过酒礼传达着对彼此的尊重与期待。在这种互动中,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得以初步敲定。


1710913522961


古代的“情人节”有元宵、上巳、七夕之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说为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这一天,深闺中的女子与青年男子纷纷外出踏青,于河畔嬉戏、赏花插柳。正如杜甫诗中所述:“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男子们则坐在河渠两侧,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将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前谁便饮酒,以此方式寻觅意中人。若有眼缘,便一同漫步,折柳相赠,欢声不断。


如果说农历“三月三”是日间的相亲盛会,那么“元宵节”便是夜晚的情缘交汇点。元宵之夜,青年男女纷纷走上街头,以赏灯、逛花市为名,彼此间心照不宣,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对方。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渴望那“灯下邂逅”的浪漫缘分。若有心仪之人,便会请朋友代为介绍,若双方均有意,则彼此留下姓名、住址,尽管当时并无手机之便。之后,双方各自禀告父母,按照传统礼仪,将这份“灯下之缘”引向婚姻的殿堂。


古代还有一特殊的相亲活动——“同年大会”,专为权贵挑选女婿而设。虽名为“高端相亲节”,却少了些温情与礼貌,多了些暴力与争斗。北宋首都开封便曾发生一起趣事:新科进士发榜之日,曾文斌正看榜时,突然被多名壮汉带至兵部尚书家。面对高官的提亲,曾文斌却以回家与妻子商量为由婉拒,引得众人哄笑。


在这“同年大会”中,多数新科进士都会被皇帝或权贵选为女婿。因此,在古代,“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总是相伴而来,成为了许多士子梦寐以求的双重喜事,这一传统自唐朝起便延续了一千多年。以上就是尚织汉服学塾小编对宋代元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大会”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其他汉服设计培训学习的需求或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汉服文化